<sub id="13khm"><pre id="13khm"></pre></sub>

<ins id="13khm"><table id="13khm"><p id="13khm"></p></table></ins>
<i id="13khm"></i>

    <b id="13khm"><sub id="13khm"><var id="13khm"></var></sub></b>
  • <wbr id="13khm"><table id="13khm"><button id="13khm"></button></table></wbr>
  • <bdo id="13khm"></bdo>
    1. 救生艙分類和管理方案
      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14/06/25 閱讀次數:3666

      救生艙避難硐室就是在礦工自救過程中,提供的一個避難場所。避難硐室分為臨時避難硐室和永久避難硐室。那么它們又有什么區別呢。

      臨時避難硐室是指設置在采掘區域或采區避災路線上,距人員集中工作地點不超過500米,具有緊急避險功能的井下專用巷道硐室,主要服務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區域,服務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。而永久避難硐室應確保在服務期間不受采動影響。臨時避難硐室過渡室則應不小于2.02m;生存室的凈高不低于1.85米,每人應有不低于0.9米2的有效使用面積,設計額定避險人數不少于10人,不多于40人。

      永久避難硐室具有緊急避險功能的井下專用巷道硐室,服務于整個礦井、水平或采區,主要是在井底車場、水平大巷、采區(盤區)避災路線上,服務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。永久避難硐室過渡室的凈面積應不小于3.02m;生存室的凈高不低于2.0米,每人應有不低于1.0米2的有效使用面積,設計額定避險人數不少于20人,宜不多于100人。

      救生艙避險管理:

      救生艙避險系統管理制度,指派專門機構和人員對救生艙避險系統進行維護和管理,保證其始終處于正常待用狀態。 救生艙應有簡明、易懂的使用說明,指導避險礦工正確使用。

      應每3個月對配備的氣瓶進行1次余量檢查及系統調試,氣瓶內壓力低于8兆帕時,應及時補氣。

      應定期對配套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,并按期更換產品說明書規定需要定期更換的部件及設備。

      每年對避險設施進行1次系統性的功能測試,包括供氧、電源、氣密性、有害氣體處理等。

      應保證儲存的食品、水、藥品等始終處于保質期內,外包裝應明確標示保質日期和下次更換時間。

      應每10天對設備電源(包括備用電源)進行1次檢查和測試。

      企業應建立緊急避險設施的技術檔案,準確記錄緊急避險設施安裝、使用、維護、配件配品更換等相關信息。

      經檢查發現避險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時,應及時維護處理。采掘區域的避險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時,應停止采掘作業。

    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欧洲在线视频一区二区_无码av无线观看亚洲_99re6免费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